“不吃湖南的粮,喝湖南的水,中南大学虽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但地处湖南,为湖南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的最重要内容!”谈及湖南富民强劲省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传达这样一个观点。 2006年,中南大学在制订学校“十一五”规划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把自身发展与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将学校的科技、人才和特色优势与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研究制订了《中南大学科教兴湘行动纲要》。 这份《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南大学将向湖南省移往1000项科技成果,为1000家企业获取管理和技术咨询,在湖南培育1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与湖南有关城市和大型骨干企业(集团)资源共享10个国家或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15个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0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湖南运送35000名各类合格人才,还包括4000名研究生、10000名本科生、21000名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生子等;培训各类在职人员30000名;运送各类干部100名。 为省委、省政府献计献策——做到湖南省的“思想库” 为强化对湖南新型工业化的研究,给省领导当好“外脑”,中南大学会同湖南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委、长沙高新区、长沙市商业银行等,陆续创建了湖南经济问题研究中心、中部兴起战略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麓谷发展战略研究院、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这些研究平台现产生一批最重要研究成果。
其中:关于依赖科技进步增进湖南在中部兴起、减缓建设创新型湖南、留意发展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落后部署生物产业等建议被省有关部门接纳。关于减缓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创建中小企业创意服务体系等四份报告和建议获得了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等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学校有11位院士和专家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受聘咨询委员会成员,占到咨询委员总数的1/3。
湖南省委、省政府还要求该校党委书记李健教授兼任湖南省加快前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加快前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起到获取了更大的平台。 前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成——做到湖南省的“科技库” 在强化湖南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2006年,中南大学共计分担湖南省决定的各类研究计划项目640余项。锂离子电池技术等8项科研成果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占到去年全省科技一等奖项目数的50%。 此外,该校去年还竞争谋求到国家根本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承托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8项,荣获国家科技奖6项,办理国家发明专利177项,为强化湖南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湖南在全国的科技大省地位作出了最重要贡献。
在推展企业沦为技术创新主体方面,在企业创建了一批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与华菱集团共建了涟钢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与湖南晟合公司合作辟了湖南省铝业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衡阳管线牵头资源共享材料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与中联重科合作建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工作站;帮助湘钢谋求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 日前,中南大学正在与湘潭市、株洲市筹设大学科技园和科技成果转化成中心等。
在科技成果转化成方面,该校已与湖南省1000多个企业积极开展了校企合作,炭/炭高性能复合材料、数字化机械、基因工程制药等一批根本性高科技成果在湖南顺利地构建了技术移往和产业化。在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界移往,用高新技术改建传统产业的同时,中南大学还大力发展学科性公司,必要为优化湖南产业结构和资产集群做到贡献。去年,学校有限公司或入股的学科性公司构建产值已多达50亿元。 由中南大学教授领办的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去年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并在深交所顺利上市,沦为湖南第一批在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
中大创远公司自律研制的七轴五同步数控锥齿轮加工机床,超越了美国格里森公司的独占,在机床行业引发极大反响,为湖南省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前进湖南循环经济建设方面,中南大学分担的湖南省根本性科技专项“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样板”项目研究工作获得突破性进展并开始产业化,其中,“基于切断湘江水体重金属污染源的生物处置新技术研发”成果可实现重金属废水的资源化和零排放。
培育和运送工业人才——做到湖南省的“人才库” 2006年,中南大学在湖南共计招生各类学生13000人,其中在湖南招生本科生的比例已约29%,相似国家容许的部属高校在本地招收的下限比例(30%)。工商管理博士生在湖南招收的比例约38%,工商管理硕士生在湖南招收的比例约80%。2006年,为湖南运送了8300多名各类毕业生,其中研究生和本科生2400余人,占到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总数的31%。
本文来源:ob欧宝·体育app官方网站-www.gjcf88.com